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踏枝第144节

皇上闻言,睨了冯仲一眼。

“虎父无犬子,定国公此次,定能建功,叫西凉人一听他的名字就胆颤,”冯仲没有察觉到异样,又道,“敌人有多愤狠,我们大周百姓就有多么喜欢。这么看着,那身姿,真像啊……”

这几句话,落在皇上耳朵里,格外尖锐。

没有克制住脾气,他冲口问道:“像谁?”

冯仲瞪大了眼睛。

这算什么问题?

能像谁,当然是像他爹呗!

难道定国公还不止一个爹了?

“朕……”在得到回答之后,皇上自己回过神来,那答案不听也罢,“老将军先下去吧,时辰差不多了。”

冯仲便没有纠结皇上的问话,依言下了城楼。

皇上依旧背手站在上头。

长枪,是林宣的长枪。

赵临虽也是枪术高手,但他那柄长枪,当年是随着入葬了。

可林繁这个人,让皇上无法不将他与赵临的身影重迭起来。

赵临善战,大周建朝前,就四处征讨。

每一次,皇上都会送他出征,看到的,是誓师时赵临的坚定与信心。

从初出茅庐的少年,到身经百战的青年;从赵大将军的儿子,到大周的皇太子。

赵临的每一样身影,都刻在皇上的脑海里。

因此,他记得很清楚,建隆三年,也是这个时节。

料峭的春寒刚刚才退去,微风中带着丝丝暖意,赵临抵住了朝中各种压力,亲自挂帅出征。

他跟着父皇一起,站在这座城楼上,与将士们践行。

赵临在广场上,与林宣说着话,他脸上的笑容,传到了城楼上,让父皇都不由展露了笑颜。

那时候,皇上也笑着。

即便是,他的心中,没有任何笑意。

他不住想着,赵临这回坚持亲征,是错误的、失败的,是对大周不利的。

出发时笑得这么开怀,回来时一定垂头丧气。

或者,也有可能根本回不来。

只是,皇上在京中,几乎每隔天,就有捷报抵京,连最是坚持“太子不该亲征”的老臣们都不太提这一桩了,朝中都是夸赞之语。

不过一年光景,赵临奉上的是两州六府的傲人战绩,满朝惊叹。

大军凯旋时,正是建隆四年的二月末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